欢迎访问嘉峪关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 关注:
中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院新闻

王胜俊院长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的讲话

来源: 作者:政治部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1/8/16 10:42:4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了题为《法律体系的形成与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的重要讲话。王胜俊院长讲话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立足人民法院工作实际,深刻分析了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法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提出人民法院推进法律实施、实现公正司法必须做到十个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人民法院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开创法院执行工作新局面的奠基工程,是加强法院执行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人民法院只有认真抓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才能真正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创新创优、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才能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肩负起人民法院神圣的历史使命。

    一、深入学习领会,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是保障法院工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现实需要

    学习贯彻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直接关系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谁司法、怎样司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给人民法院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跟上时代进步和法律更新的步伐,必须把加强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必须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根本,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关键,以提升司法能力为目标。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认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要继续加强对新制定和新修订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更新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把握法律精神、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为依法办案、公正司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继续加大法律法规培训力度,紧紧跟上立法步伐,紧密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及时开展对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是加强执行法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为执行法官,对政治敏锐性和执行业务技能要求较为严格。学习不仅关系执行法官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也关系执行艺术、执行技能的高低,关系到执行案件的质量与效果,是关系全局的大事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执行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做好法院执行工作。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切实掌握法律精神和原则,探究法条背后的法律精神,以法律精神和原则作指导,选择法律规则执行案件,努力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加强执行法官队伍的教育培训,通过执行法官讲坛、座谈讨论、技能竞赛等形式,形成一种重学习、重知识、重技能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执行法官的综合素质,真正把执行法官队伍建设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队伍。

    (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是开创法院执行工作新局面的本质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必须紧密联系法院执行工作实际,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要充分认识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从执行工作实际出发,以勇于超越自我的勇气,从不合时宜的执行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以往传统经验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过时的执行办案方式方法中解放出来。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与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执行工作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与改进和加强人民法院执行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凝神聚力,务求实效,为争创一流业绩,打造一流队伍,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联系工作实际,在查摆问题上析危害

    为提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实效,我们联系四川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对执行队伍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十不现象:

    一是不解放。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习惯按传统经验办事,遇事等、靠、要,抱怨司法环境不宽松,党委不重视、不支持,关键是自己不以出色的工作去争取重视支持。

    二是不学习。一些执行法官不关心政治的心态越来越重,长久下去会带来执行法官大局观的弱化。一些执行法官过度看重与领导搞好关系,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长此以往,难以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

    三是不进取。有的执行法官工作标准定得低,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注重细节,应付了事现象时有发生,办案质量受到影响,群众对此不满意。

    四是不深入。上级法院有的同志很少深入基层,高高在上,工作作风飘浮,尤其是对基层法院法官的疾苦不知情、不动情。

    五是不勤政。有的执行法官对当事人的诉讼疾苦麻木不仁,案件久拖不执,也不给当事人一个说法,对当事人的反映无动于衷,当事人苦不堪言,声称官司打得起拖不起。

    六是不规范。执行程序失范,有规定不执行,执行管理混乱,少数法律文书质量不高,执行法官说话随便,执行行为随意,使执行法官失去应有形象

    七是不端正。个别执行法官身上表现出心态不好,风气不正,自由主义泛滥,吃喝风、玩耍风盛行,不守工作纪律,迟到早退不以为然,也不当回事。

    八是不廉洁。在执行工作中,对当事人吃、拿、卡、要、玩,三同现象在一些法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案件办理中乱收费、多收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使一些原本被违法行为侵害的当事人更是雪上加霜。

    九是不公正。执行仍有不公现象,个别执行法官办关系案、人情案,有的案件,从立案到执行,从委托鉴定到诉讼费收取,存在不平等、不公正、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损害当事人的权利。

    十是不激励。一些法院对优秀者奖励没有真正到位,对落后者淘汰不了,没有让执行法官保持应有的进取意识和危机心态,于学习、于工作都不利。

    上述十不现象的存在,其根源在部分执行法官的思想观念出了偏差。可概括为七重七轻:即重个案了结,轻执行综合效果;重个人、部门权力,轻社会责任;重执行指标,轻办案质量;重实体、轻程序;重个人享受,轻法官人格修养;重学历、业务,轻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学习;重社会不良环境等客观原因,轻自身主观世界改造。

    三、落实工作措施,在真抓实干上见成效

    (一)根据新形势,确立新理念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人民法院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面推进法院工作,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为此,要树立新的理念,实现四个转变

    1、要从片面追求结案率转变为追求案结事了。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依法运用国家赋予的执行权力,强制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活动。在债务人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债权人的合法债权得不到实际兑现,执行价值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切实解决单纯地、表面地追求高执结率的问题,把工作的重心扎扎实实地转移到案结事了上来,千方百计地提高执行实际到位率,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2、要从机械执行转变为和谐执行。执行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的标准,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树立和谐执行的新理念。要创新执行方式方法,建立完善多种渠道解决纠纷的机制,把追求执行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要以人民、人大代表满意、社会和谐为标准,绝不能因执行工作而激化社会矛盾,人为地引起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的反感和不满。

    3、要从法院孤军奋战转变为紧紧依靠党委。每一个执行案件,都牵涉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法院处在利益纷争的中心。依法稳妥执行好每一个案件,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但仅仅依靠法院孤军奋战,是难以取得圆满结果的。所以,重大、敏感案件,要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只有善于借助党委领导的政治优势,努力争取各界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才能合力破解执行难题。

    4、要从单纯依靠法院有限的强制力转变为重视和依靠执行联动机制。解决执行难,首先要发挥法院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执行难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被执行人方面,主要表现为没有履行债务能力和故意逃废悬空债务。对于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赖债躲债的各种行为,仅仅依靠法院单独的有限的强制力是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必须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和相关部门的公权力资源,直接有效地压缩赖债者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打破其赖债获利的链条,迫使赖债者衡量利弊得失后,不得不选择诚信还债。

    (二)确立新思路,提出新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树立创新思维,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站在新的高度,制订新的目标,以新的思路去推进法院执行工作全面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要为十二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必须端正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的工作方向。根据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职责,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按照高位求进,跨越争先的工作思路,注重科学发展,强化能动执行,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巩固清积成果,形成综治格局,积极推进执行联动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反规避执行争创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加强执行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为十二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执行工作保障。

    执行工作要继续坚持六无三高两低两好目标。即:无党委、上级法院点名和通报的事件,无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事件,无执行干警严重违纪违法事件,无违法超执限案和错案,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矛盾激化事件;高执结率、高兑现率、高和解率;低信访、低复议;执行效果好、执行干警形象好。实现岗位创佳绩,单项争先进,队伍树形象,工作有位次        

    (三)推出新举措,力求新突破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议精神和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在推动法院执行工作跨越发展上见成效。

    1、服务大局,要从政治方向上抓起。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执行工作全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好执行职能,自觉把执行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大格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部署,在服务大局上更切题、更主动、更有作为。要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活动,将适用法律与体现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严格依法执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执行的社会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2、联系实际,要从身边的事情查起。执行局的领导要带头剖析自己,认真查找近年来在执行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在法院执行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漏洞,在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认真整改,并积极着手建立预防这些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四川法院执行工作零违纪

    3、注重细节,要从习以为常的事情改起。要解决部分执行法官不注重学习的问题;解决说话不文明、对当事人态度生硬、冷漠、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解决个别执行法官在公共娱乐场所参与打牌的问题。

    4、倾听民言,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治起。要认真解决收费不规范问题;解决执行法官办关系案、人情案的问题;解决个别执行法官与律师、案件当事人交往过密,影响公正执行的问题。

    5、执行为民,要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要从有利于促进发展的高度,全力消除因不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引发的经济、社会风险。对于因企业破产歇业、减产裁员、减薪欠薪等引发的职工安置保障、劳动争议、讨要工资报酬等涉民生利益案件,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执行。要在党委政法委领导下,协调政府财政部门设立和增加专项救助资金,对存在特殊困难而又执行不能的申请执行人,给予司法救助。制定《实施特困群体救助操作规程 》和《 关于特困群体执行案件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规范资金发放的条件、程序。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抚养费、赡养费等直接涉及民生的案件,要将加大执行力度与加大救助力度相结合,切实帮助减轻涉案弱势群体、特困群体的生活困难,充分体现执行为民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