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 关注:
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创新司法为民举措 满足多元司法需求 ——嘉峪关市两级法院多元解纷和现代诉服亮点呈现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嘉峪关中院 发布时间:2019/9/12 8:35:0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嘉峪关市两级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一站式解纷、全方位服务为重点,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开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创新服务举措,呈现“六大亮点”。

一是引入保险业务,助推纠纷化解。嘉峪关市两级法院创新保险保障机制,引入保险担保业务,解决了当事人无法及时提供有效担保的问题。市城区法院首创“法院+保险”执行新模式,助力破解执行难题,此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选编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典型案例。

二是引入银行服务,践行司法为民。2016年6月,农行嘉峪关分行入驻市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不出立案大厅就能完成诉讼费用及执行款的缴退。同时,加大对智慧法院的投入与保障力度,努力实现诉讼服务中心的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和人性化,为群众提供更加现代、便利的诉讼服务新举措,诉讼费结算已实现了电脑结算开票。

三是引入律师服务,聚集共同合力。2016年6月,在市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公益律师服务岗”,由律师事务所安排执业律师轮流值班,免费为来访来诉群众进行全方位的法律咨询、诉讼代理、法律援助、涉法涉诉调解等“坐诊服务”,有效减少了当事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进行的上诉上访。

四是引入外包服务,解决瓶颈问题。嘉峪关市两级法院将审判执行辅助工作外包,拓宽诉讼服务领域,将网络司法拍卖及案件卷宗扫描工作委托专业化机构承担,这既有利于实现司法的专业化,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也有利于发挥专业机构的特长,为竞买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同时,让法官从庞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执法办案、定纷止争。

五是依托院长接访,畅通信访渠道。面对信访老大难工作,面对涉诉信访的压力,市中级法院坚持每月10日的“院长接待日”制度,由院领导班子轮流接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保证能倾听到每一位来访群众的声音,依法引导信访人理性有序表达诉求,并责成案件的主办法官限期答复办理,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

六是依托诉调对接,推进多元解纷。市城区法院与市司法局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制定《关于规范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司法确认促进人民调解。市城区法院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开展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促使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参与法院诉前调解。2016年9月,市城区法院制定《特邀调解工作办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现市城区法院与市司法局联合下发《嘉峪关市律师调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提高了调解人员的补助标准,从源头、根本上推进调解工作的开展。目前特邀调解员72名,已参与调解案件,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全部经司法确认程序后当庭同步赋予强制执行力。市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前调解中心,由退休法官和现任法官组成调解团队,专司民商事案件的先行调解工作。经调解未果转入审判程序的案件,100%的确认了送达地址,约30%的确认了无争议事实或争议焦点,为审判庭后续开庭审理奠定保障。先行调解起到了缓冲矛盾对抗、加速纠纷化解、减轻后续审判压力的“防护墙”作用,使相当数量的纠纷快速化解,不但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而且提升了办案质效,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嘉峪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