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 共筑平安梦
——永昌县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纪实
2019 年以来,永昌县以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综治中心规 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2019年,全县刑事案件下25.1%、治安案件下降 48% 、信访总量下降 10.5%、安全生产事故下降 54%,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的局面。
年底了,需要解决的各类事项和矛盾纠纷较平时相对多了一些。以前老百姓为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到处跑,现在有了新变化,老百姓有事就去县综治中心。永昌县将综治中心建成“一站式”实战化工作中心,统一负责推动协调全县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整合资源,为法院诉前调解、群众信访接待、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有关事务提供集中办公场所;统筹协调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开展社会治安形势整体研判、动态监测,受理群众求助、投诉等,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提升了工作效率。“蓝色”常住人口、“粉色”出租屋、“红色”商业网点、“绿色”流动人口、“橙色”重点人口,这是永昌县河西堡镇昌河路社区的“五彩台账”。通过“五彩台账”,昌河路社区对涉毒、涉邪等重点人口实行月入户、周见面,及时掌握动态、了解其思想生活状况;对流动人口、出租屋、商业网点落实季入户,及时更新台账资料,不定期对临街门店开展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宣传检查;对蓝色常住人口实行半年入户,建立一户一档,掌握社情民意。这只是永昌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中,居(村)民自治的一个缩影。永昌县通过健全制度机制,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探索自治模式,组建“楼栋长物管小组”“邻里纠纷调解组”等自治组织,切实提升群众的自治水平。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广泛开展案件调查调解和以案释法等活动,各村(社区)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积极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创新设立“道德银行”“慈善爱心超市”,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及评选活动。依托道德讲堂等平台,积极开展榜样精神宣传,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四街八巷多了一些戴“红袖章”的人,他们是群防群治队伍的新成员。“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是永昌县提升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永昌县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法官联系点”工作制度,在全县普遍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切实提升了全县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建立以“五老人员”等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发展平安志愿者1200人,落实“治安户长制”,选聘治安中心户长115名、治安户长918名,选配专职群防群治队伍456名,架设更新视频监控800路。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依托专业队伍开展心理服务,加强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衔接,有效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打造“阳光议事体系”,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组建“1+7+X”居民协商民主议事会,推行“六步工作法”,制定“三三六”协商民主议事工作法,做好说事承接,搭好商事平台,实现了让群众说,变“张嘴发牢骚”向“理性求共识”的转变。(龚利芳 魏育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