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嘉峪关市法院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行“管理年”活动,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想方设法破解案多人少困境,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聘执行联络员,破解执行难。“执行难”曾经是困扰法院的老大难问题,现在嘉峪关市法院的执行工作有了很大好转,缘于该院实行的执行联络员制度。今年3月,嘉峪关市法院首批聘任了23名执行联络员,他们多为基层干部,阅历丰富、社会威望高。6个多月来,23名执行联络员参与协助执行100件次,代为送达各类法律文书、传票等200余份,反馈有价值财产执行线索85条,66件案件全部或部分执结。
嘉峪关文殊、峪泉、新城三镇每年案件不多,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不明、无固定工作等因素导致执行难度大。执行标的数百元的案件,执行法官往往要奔波十数次,有的要花费近一年时间。执行员普遍反映:有了执行联络员,不仅不会跑空,他们还会帮着做被执行人工作,执行难度降低了很多。
执行联络员制度不仅提高了该院的执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法官的工作压力。“执行联络员是我们工作中的‘千里眼’和 ‘顺风耳’”,茹作勋院长在聘任大会上如是说。半年多的实践证明,事实的确如此。
设立小额速裁庭,分流民事案件。由于嘉峪关市法院属中院建制,无基层法院,近3年年均受理案件3215件,其中民事案件年均2000件左右,民事审判法官年均办案数都在120件以上,居全省之最,“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有效破解这一困境,在法官数量短期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嘉峪关市法院从通过内部调剂, 于今年4月设立了小额速裁庭, 试点近半年来共办案120件,案件审理平均周期4.5天,大大加快了办案速度。此外, 该院还先后建立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妇女儿童维权等合议庭,对部分特定类型案件实施专业化分工,让一部分法官集中专攻一类或几类新型疑难案件,提高审判质效。
为提高均衡结案率和案件质量,该院严格执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实行月考核、季考核和年考核的结案率考核制度,并根据每个月、每个季度案件数量和变化以及节假日等影响办案的客观因素,确定全年办案计划和各审判业务部门的办案任务。
针对民商事案件数量大、各审判业务部门之间审判任务“畸轻畸重”现象,嘉峪关市法院安排行政庭承担民事审判中劳动争议及普通民事案件的审理,使民事案件在各审判业务庭之间得以均衡分流,同时鼓励非审判部门具有法官资格的法官承担一定数量的办案任务。
擦亮司法窗口,方便群众诉讼。嘉峪关市法院认真贯彻最高法院关于立案信访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将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结合工作实际,从源头治理、多元化调解、设施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完善了窗口功能,建立健全了立案工作首问负责制、初信初访回复处理制度、信访处理流程管理制度、判后答疑息诉服判制度等规章制度,充实立案信访接待人员,提升服务水平,初步达到了“制度健全、功能完善、设施齐备、服务到位”的立案信访窗口建设要求。新启用的立案信访接待大厅总面积504平方米,设有便民窗口14个,接待、调解室6个,是目前全省法院面积最大、功能齐全、规格最高的立案信访接待大厅。并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诉前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材料转收、判后答疑、信访接待”与一厅,不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而且方便利民、庄重大方,真正做到了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一站式”的一条龙服务配置充分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软硬件环境的改善,一揽子制度的出台和实施,“管理年”活动已初见成效,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干警队伍风正气顺心齐,今年1--8月共审(执)结各类案件1823件,结案率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带动了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嘉峪关市法院 陈立新 王继禄)
嘉峪关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