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 关注:
中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院新闻

嘉峪关中院: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嘉峪关中院 发布时间:2021/4/22 17:56:4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为确保法院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服务大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群众的“大事”作为自己的急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擦亮立案“窗口”,推出便民服务,细化便民举措,发挥法院职能,及时定分止争,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擦亮“窗口”让群众“宾至如归”

擦亮立案“窗口”,让当事人怀揣期待来,带着满意归。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条龙”服务。诉讼服务中心门前有无障碍通道,中心摆放便民服务箱(放置老花镜、纸笔、针线、一次性水杯等),农行入驻中心收退诉讼费用,诉前风险告知,诉服人员提供热心、耐心、诚心、细心服务,让群众宾至如归。

“诉讼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倾心服务黎民百姓,让其满意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教育整顿的淬炼,我坚信法院队伍会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精神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立案庭庭长闫辉国这样说。

 

维护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如果没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担负好、履行好新时代人民法院职责任务,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20211-4月共受理各类案件623件,审执结285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院长茹作勋审结的1件危害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向危害食品行为说“不”。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用司法手段坚决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切实维护群众身心健康。

 

送法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农村三镇实际和村民司法需求,利用赶集日村民比较集中的好时机,选派法官进镇入村社,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宣传,散发法治资料,为中小学校赠送法治书籍等,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扫清制约农村发展的法治障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村民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开展此类活动1次,散发法治宣传资料350份,赠送法治书籍20余本,提供法律咨询15人次。

 

法官进社区推进诉源治理

以无诉社区(村镇)创建为契机,结合法院实际,深入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34名驻社区联系点法官不定期走进全市各社区、村镇,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员,排查、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案件的发生,推进诉源治理,减轻一线法官压力。经过探索和实践,诉源治理初见成效,受理案件数至升下降。

近日,立案庭两名法官在下朝晖社区走访时,碰巧遇见前来社区信访的马某,因帮该小区101户住户办房产证过程中个人产生的相关费用问题不断上访,还准备到法院去起诉。法官耐心细致的为其讲法理、说情理,最终法官的诚心感动了马某,表示不再起诉,也不再向住户收取费用,并留下了法官联系方式。不久,马某因家庭继承纠纷还咨询了驻社区联系点法官。

 

法官入企为企业排忧解难

2020年的一场新冠疫情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发展轨道,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前所未有。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对新情势,抓住新契机,适应新任务,化解新风险,进一步加大审判执行力度,为企业复工复产助力护航。院领导多次带领法官深入辖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受疫情冲击情况、面临的法律难题,为其把脉问诊,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智慧法院让群众少跑腿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推进,信息化为审判执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诉讼服务中心跨域立案21件,网上立案35件,信函立案18件,当事人在家中轻点鼠标或手机,就能“打官司”。院长茹作勋带头线上“云审判”,1600万元金融纠纷案就“搞定”,庭审直播场184次,观看次数近3万人次,群众在家中就能“旁听庭审”,充分保障了老百姓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司法救助解民急困

法律并不总是冰冷的法条,也有它温情的一面。在司法实践中,因诸多因素所致,一部分案件中的当事人拿不到赔偿款、执行款等,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给予一定金额的司法救助,把司法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他们心坎,以解其急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队伍教育整顿中,为两案2名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5.3万元。